找到相关内容137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用心笔画间

   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……”文简而义丰,词约而理善,仔细读来,当如风息波澄,日暖冰融;心结已解,一切也就豁然开朗,日丽风和,再无牵绊系念了。   佛说:“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...

    李镜祥

    |般若|禅修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1205393437.html
  • 陕西乾县乾陵寺举行佛像开光法会 宽池法师为主法

    道场, 清净大光明.  譬如千日出, 普照虚空界.  执笔云: 点开虚空眼, 照见诸众生.  远离诸恶趣. 常获大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开光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11/0619246296.html
  • 纽西兰北岛佛光山佛诞节 浴佛之水 普天同庆

    后代的子孙。此外 我们透过一次次的浴佛,虔诚祈愿诸佛的慈悲,犹如江河大海般地滋润众生的心田,更祈愿大众,透过一次次的浴佛,照见自己清净的佛性。住持赠中英文大师著作《星云法语》、《传灯》、《星云模式的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佛诞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4/0807388682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现在请解释一下"涅槃寂静"的意义。

    消灭无明缘则苦果之因"行"灭。无明灭、行灭、识灭,乃至生老死灭,就是涅槃。更明确的来说:凡是属于不清净的污染的缘尽灭,无明转成为不污染的清净智慧,一切法上为清净智慧所照见的实相谛理,...

    赵朴初

    佛教常识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21431010701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如何才是修行法门的根本呢?

    倒置。若背觉合尘,认客为主,心外求法,如是累劫修行终不得道,欲得成佛,无有是处。   若一心回光返照,照见本性,于本性处著手与之相会,正与三世诸佛解行无二无别。   金刚心论云:“佛由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170712856.html
  • 多念观音少妄想——宣化上人开示

    。   念观世音菩萨时,眼观望观世音菩萨,心想念观世音菩萨,认为观世音菩萨常常在我的眼前,千眼照见我,千耳遥闻我,千手护持我。口里所念观世音菩萨的声音,耳里听得清清楚楚。再把念观世音菩萨的音声,送到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烦恼|妄想|观音|观世音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7/12432128194.html
  • 台湾宏法寺为筹募慈恩佛教学院基金,启建梁皇法会

    更殊胜的意义是“冥阳两利”,更借着法会的因缘使大家能共沐法海,将佛法的善种深值己心。   由从经文中照见自己过去的无知、所造诸恶业,今于佛菩萨前,为自己也为亡者发露忏悔。藉此殊胜因缘。仰仗佛菩萨...

    佚名

    |法会|佛教学院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12/10264933622.html
  • 五蕴皆空

    “般若波罗蜜多心经”简称心经,短短两百余字,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华心要,故称心经。心经劈头第一句,气势磅、辞义精邃,译者历代高僧第一人玄奘法师的手笔,确是长夜慧炬,带引蹇滞困顿众生走过黑暗的幽谷。“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”,为什么观心观色观智已得自在的菩萨,在深密奉行解脱智慧时,彻底看到色受想行识五种合和精神肉身皆不实在,而能度脱一切苦厄?  句中在全经里第一次...

    刘晓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1640994.html
  • 《旅途的脚印》故事之一----索达吉堪布

    钦则仁波切以神通照见了他的心思,便一语中的地高喝道:“华智,你不要想得太多!我对这室内室外财宝的执着,远远不如你对你那木碗的执着!”一句话使华智仁波切心中豁然开朗,他恍然大悟:修行人并不一定要过苦行僧般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4276104.html
  • 佛光山心定和尚讲授“解脱道与菩萨道”

    因缘和合的假相,即《金刚经》云:“应无所住”。而“解脱道”要能照见五蕴皆空,行深般若,能观缘起,对因缘法有正确、深刻的认识。和尚最后劝勉戒子要修行六度、十善业,人与人之间的沟通,要能说温暖鼓励的话,...

    佚名

    |两岸|台湾佛教|菩萨道|心定和尚|佛光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7/15550987210.html